Chinese/GBK

50年前的今天,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,在三千里江山上开始抗美援朝,保家卫国。在那段可歌可泣的岁月中,多少中国人为前方志愿军将士的精神所鼓舞,在寄托美好祝愿的同时,也将“抗美”、“援朝”这两个名词频频为自己刚出生的子女命名。50年来,“抗美”、“援朝”们带着这场战争的历史痕迹,一个个到了将近半百的年龄,今天,他们工作、生活得如何?那段历史在今天的他们眼里,又是怎样一番景象?本报记者昨天下午起分头追踪,寻访南京大街小巷中的“抗美”、“援朝”。

追踪伊始,我们首先和南京市公安局的户政管理部门取得了联系,希望能通过他们查到南京市到底有多少“抗美”、“援朝”。南京市区250万人口,加上五县超过500万人口,查一遍人名颇费时间。他们大力支持,在工作中见缝插针为我们安排了上机查询,我们先从“援朝”查起,经过近两个小时的电脑查询,南京市区共查到有233位市民的名字中含有“援朝”。查“抗美”我们不敢再“骚扰”他们如此费力查询,便进行了抽样查询,结果查得南京名叫“张抗美”的有6个,“王抗美”8个,“孙抗美”3个,“李抗美”2个,比起“援朝”,“抗美”也不在少数。

在查询“援朝”的过程中,由于是没有设定被查询者的年龄的,结果233个“援朝”中,并不是我们想像中都是1950年至1954年这段时间内出生的,有些人的出生年份是1944年、1945年,该市公安局户政科的同志说,这些人很可能是在上小学时取的名或改的名,那时正值朝鲜战争期间,父母随着当时潮流也给孩子取(改)了这样的名。

查询资料显示,绝大多数“抗美”、“援朝”都是50年代初的几年间出世。户政科的一位女同志回忆说,那会叫“抗美”、“援朝”真是一种时代的潮流,她记得当时邻居家有4个小孩,依次就叫“抗美”、“援朝”、“保家”、“卫国”,叫一遍自家孩子的名字,真个是有种“雄赳赳气昂昂”的感觉在心间。